为什么 PyChina.org ?
俺常常说的:
忘记的就是不重要的 不知道就是不必要的 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
可以套用在各种方面呢...
CPyUG 怎么了?
其实从07年开始,每年内部都有这种讨论的, 只是都没有然后了,为什么? 俺想大家将 技术社区的社区/社区管理/社区运营/社区品牌 等等概念以及行为有点混淆了, 所以,总是从宏观到微观的跳跃式思考,以致无法达成共识, 有关这点,俺组织的 DevRel.info 社区,进行了近一年的离散性思考, 俺将部分成果代入 PyChina.org 社区的命题来梳理一下,以便大家共同思考:
- 背景
- 参考: https://code.google.com/p/cpyug/wiki/CpyUg
- 中国的 Python 社区从 python.cn 发端,有13年了!
- 如果简单的区分发展阶段的话:
- 2004 年前,属于萌芽阶段,没有提出一个 Python中国社区的概念
- 2007 年前,啄木鸟阶段, 以维基为知识/项目中心的一个完备的线上社区
- 2011 年前,沉默阶段, 老的管理员沉默之后,一批各种主题的 Python 小社区发布
- PyConChina 开始到现在, 算是大会阶段, 分久必合的趋势...
- 问题
- 中国需要一个统一的 Python 技术社区嘛?
- 这一统一的社区应该,或是说必须解决什么核心问题?
- 怎么解决这种核心问题?
- 现象
- "隔壁老王家"就是办的好:
- RubyCon 每年都有外国神人出没
- RubyGirls 频频上主流媒体
- 官方论坛很活跃
- ...
- cnodejs.org 各种大会, npm 境像无一不是热闹又好用...
- "隔壁老王家"就是办的好:
- 分析
- 什么是技术社区?
- 社区必须有商业活动嘛?
- 没有法人实体的非法中国技术社区应该怎么进行商业活动?
- 这种设问本身就偏离了 技术社区 的本质范畴吧?
技术社区, 简单的说就是
相对固定的人群在 相对固定的场所以 相对固定的话题进行 相对固定的学习/交流/实践 活动
- 所谓,俺抽象出来的 相对四固
- 有别于其它打着 "技术社区"名义的
- 媒体社区 ~ CSDN/OSC
- 产品社区 ~ MySQL
- 用户社区 ~ XIAOMI
- 混合社区 ~ RedHat ...
- 技术社区的天然 KPI 是:
- 成员的自我成长速度
- 只有兼顾各种技术水平的成员述求
- 并以充分鼓励成员快速从小白变成大神为系统运营的技术社区
- 才能持久的成长和发展
- 对应到中国Python 社区
- CPyUG 一直以无为而治自居
- 所以,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发布跟随潮流的其它时尚服务
- 列表+wiki 是多年以来的标准配置,虽然期间 plante 等等服务也上线过,但是,没有引发关注
- 进而,在早年的积极成员,成长起来,进入公司高层后,退出社区
- 但是,原先社区中的小白,并没有形成第二梯队顶替上来
- 反而,变成在 列表以外,发布了各种BBS/Q群 来讨论
- 问题在哪儿?
- 各种技术水平的成员述求:
- 初级, 求科普,求带领,求培训
- 中级, 求项目,求工作,求解答
- 高级, 求交流,求伙伴,求投资
- 怎么兼容?
- 明显的, 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述求进行不同形式/渠道上的支撑
- 对比 Python 官方的社区平台:
- 初级, 有文档,有PyPi,有维基
- 中级, 有大会,有培训,有本地社区
- 高级, 有专业大会,有PEP,有开源工程
- 各种技术水平的成员述求:
- 中国Python 社区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兼容多层次需求的社区?
- 在俺看来,是自然的选择
- 所谓述求, 和 Pythonic 精神匹配不上?
- 初级, 中文 Python 资料极大丰富的现在, baidu 都解决的了基础技术问题为什么需要一个交流平台来解决?
- 中级, 业界开始普遍接受 Python 进行开发的时代,通过社区和通过招聘没有什么区别
- 高级, 只是专业的领域大会,还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,令专业会议公司没兴趣进入,只有社区来筹备自个儿想进行的会议
- 但是, "隔壁老王家" ?
- 那么大家思考的问题,是否要变成:
- 嘦我们有了 "隔壁老王家" 一样漂亮的社区平台,就能热闹起来
- 办大会就轻松了...
- 好象哪里有不对呢?
btw:
- 2007 之后,社区没有新的组织者出现,可能的原因是:
- 类似 "大妈" 这种生物,一直没消失
- 所谓 老而不死 是为贼
- 新人,以为老人还在社区的组织就没有机会介入,就干脆另立山头了
- 但是,立了山头,发现依然没有什么好讨论的,也就慢慢消失了...
需要嘛?理由!
IMHO
:
- 热闹,不应该是一个社区的唯一衡量指标吧?
- 俺也加入了 Rubista 相关群,每天讨论的内容/频率,其实和 CPyUG 列表的差不多.
- 所以,综上:
- 我们思考的方向,可能不是要改变什么,而是要发现/聚集什么
- 决策作的事儿,也应该根据 Pythonic 原则
- 作最少的事儿
- 达到最大的效果
所以:
- 列表, 一直是证明最优雅/高效/科学 的技术交流渠道,不应该放弃,而应该加强引导
- 但是, 90/00 后成果的增加,必须先有他们习惯的交流渠道来聚集,然后才能有方向的引导
- 内容/活动 是我们能作/应该作/必须作的两大核心产品
- 内容 ~ 优秀的已经太多, 是否太分散,以一种什么形式来持久的聚集?
vinta/awesome-python
其实已经给出了非常好的样本 - 活动 ~ PyConChina 是已经积累了4年的品牌,更加不应该放弃 而且,只有作好了这一单点大会...其实,作的远远不够好,每年聚焦起这么多高质量话题竟然没有后续讨论... 才可能从中聚焦足够的资源,发展出其它类似 RubyGirls 的专项活动来
- 内容 ~ 优秀的已经太多, 是否太分散,以一种什么形式来持久的聚集?
vinta/awesome-python
- 服务,才是下一阶段应该思考的:
- PyPi 的中国最稳定镜像?!
- QPyPi 更快的自制 pip 兼容仓库
- 高校合作的 蠎营?
- 以及,所有发布的系统,最核心的评定指标是:
- 作为组织者自个儿,会不会去用?
- 如果即使化大力气发布了个系统,但是,运营不力,导致流失
- 还不如直接在大家习惯/稳定/游行的交流平台上设立 PyChina 专栏,比如:
- V2EX 的 PyChina 节点
- 简书 的 PyChina 专栏
- sf.gg 的 PyChina 子站
- ...
借助社区合作, 完成运营成本的转移,用户的复用. 我们,专注内容/人物/项目 的引导/推荐/分析/阐述...
是也乎
很多新人痛恨列表,俺相信是有原因的, 不过,反复有提议灭了列表的事儿,早已作的哪: Python论坛的讨论区 - 哲思 早在 2008 年,就将 CPyUG 过往所有邮件, 一把都导入过 ZEUUX!
只是, 事实证明:
#UzuoUdieDontAskWhy ;-)
俺的整体反思的结论就是个 "兼容"
社区既然是民主社会,
那么就应该保持所有人的习惯
尘归尘 土归土
让各种阶段/层次/喜好的成员,都有舒服的情景可以自在的交流 而,不能是以我们少数几个积极成员的喜好来 替成员决定,执行被代表
曾经发布的 news.pychona.org 就是很好的例子
- 先发布
- 自个儿玩起来
- 看是否有相同哪口味的小伙伴加入
- 有,就继续
- 没有,就关闭
社区运营,其实很任性的,
谁主张 谁执行 用脚表决去留
有关 邮件列表 不友好的论断
- 俺只想说, 不能随便代表他人呢
- 你感觉到的不友好,可能是另外多数人最喜欢的
- 你认为应该友好的,可能只是另外多数人被动选择的
- 列表存在这么多年, 现在依然是国外技术社区的主要交流场所不是没有道理的
- 我们对中国程序猿的交流习惯,是持引导,还是放任,只是我们的选择
- 当然,这种对交流场景的持着,也不应该是强行要求的
btw:
Inbox 的出现,也不是否决邮件列表,而是将移动情景中的邮件管理形式优化 而从俺的私人观点,移动时,人不应该进行社区交流的.太不人道...
俺的核心主张,简单的说:
- 大家喜欢什么系统,就上什么系统
- 嘦选择标准是自个儿非常喜欢,能坚持使用,能带动更多的小伙伴来使用
- 另外,运营/服务/备份 等等非功能要求,请一并考虑进来
- 否则,挖坑不埋不是好厨子
PS:
- 习惯邮件的异步交流和 V2EX 样实时刷消息的,根本就是两种生物,不应该也无法进行正当交流的
- 所以,兼容系统信息的事儿,可以不考虑先
- 活动方面,大家都是专家,俺只建议:
- 一定要有个集中的地方将活动的前后/所有资料/衍生讨论 汇集起来,形成专有内容
- 如果能包含录音/幻灯/录像 这种客观记录,那就已经超过其它社区很多了
- 内容方面,大家好象都没有讨论:
- 怎么组织原创内容?
- 怎么发现原创内容?
- 怎么获得授权转发?
- .... 这其实是个编辑部的综合业务体系了,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兴趣来作?
PPS:
PyChina.org 必须解决什么核心问题? 这一设问是社区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,不形成共识, 那也只能是醉了...
俺的思考在: PyChina.org 社区基本规约 | PyChina.org Static Wiki
隔壁家老王
列表中伟晴兄
的思考 引发了俺的整体回思...所以,全文摘录:
sting 和 ZQ(大妈) 一直在为PyChina 和 PyConChina的事情忙前忙后 制定方案, 提供资源, 但是碍于时间精力, 而且仅靠二人之力无法完成 如此庞大的社区建设, 而且很多事情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思想去发展, 我们应当发挥志愿者的能力, 集思广益, 为我们Pythoner 做一些 Pythonic的事情
故: 倡议志愿者们拿出自己的想法, 我的想法 以下:
隔壁家老王(Ruby-China),好评度一致很高, 最起码四星半, WHY!!!
- 线上社区 ruby-china.org 10月份上线, 目前已经是中国最活跃的Ruby线上社区
- 原因 + 作为权威社区召集散落在中国的Ruby fans, 提供高质量交流平台. + 无论干活软文, 小白求救在该平台都能够得到应有的结果, 所以活跃度很高. + 得到忠实粉丝用户, 各处宣传Ruby社区是好的, 所以好评度上升.
- 借鉴 + 以PyChina的名义, 建立线上社区, 召集属于Python的Pythoner + 提供Pythoner讨论的平台, BBS? CMS? MailList? etc. 总之让Pythoner不在活跃在自己的世界里 + pychina.org 实际已经存在, 但是只有大妈一个人 wiki/ cms/ etc. 总之,红袖标大妈一直是一个人在战斗
- Ruby Conf China 2014 赞助商从数量上看, 没有比PyConChina数量少, 但是议题质量依旧很高.
- 原因 + 依托于线上社区? + 对于赞助商有要求. 硬相关 or 软相关 + 准备充分
-
借鉴 + 重新建立线上社区 or 提高原有线上社区活跃度 + 充分准备 (已经做到, "PyCon2015中国-大会组织-总进度表.xlsx" 已经发布, 认领ing,讨论ing,投票ing)
-
ruby-china VS. CPyUG and Woodpecker
- 问题 + R: 新上线, 精华贴,总结帖 P:活跃度下降, maillist 讨论进度缓慢 + R:邮箱注册, 发帖/回复一条龙服务 P: 加入程序复杂 (GFW), 没办法发帖/回复 少数DISQUS + R:犹如挖掘技术哪家强!!! P:知名度对于 Python 初学者 or 小白 几乎是0 而且加入途中困难重重
- 解决 + 宣传力度不够? 百度Python 社区 找不到相关 + 加入难度高 百度Python 社区 ---> 发现python.cn ---> 跳转google group (GFW..放弃) ---> Woodpecker ---> 一堆URL ---> 找不到讨论平台 ---> 关掉 ---> 访问其他 + 年岁已老需要更新换代?
- 其他平台 知乎/ gitcafe/ github/ sf.gg/ weibo 没有得到合理利用
以上.....个人总结, 欢迎来辩
修订记录
以上...
码不停提马上无虫 ;-)
|_|0|_| |_|_|0| |0|0|0|
PS:
若无意外,题图都是从原文提取或是通过 Google 图片搜索出来的, 版权属左, 不负责任 ;-)
PPS:
社区总是欢迎投稿的,只要追认内容吻合以下条件:
0. 有趣 ~ 至少是自个儿有兴趣的领域吧... 1. 有料 ~ 至少有点儿原创的东西吧.. 2. 有种 ~ 至少不能是成功学吧!
有好物的,及时向大妈们吼: support@pychina.org

us goal
by Pythonner in China Operations as Pythonner in China Deleloping for Pythonista in Global support events organizing srvice
华蠎项目:
华蠎资源:
- 官网: PyChina.org
- 邮件列表: python-cn@googlegroups.com
(可发空邮件到 python-cn+subscribe@googlegroups.com 即完成订阅) - 微博: PyChinaOrg
- 微信: PyChinaOrg (建设ing...)
- 啄木鸟社区
- 啄木鸟维基
- cpyug - CPyUG~华蟒用户组 相关邮件列表管理通告收集/维护 - Google Project Hosting
Author: